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健康新闻 行业资讯 快讯 新闻资讯 医讯 中医养生 国内新闻 育儿

健康快讯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积极的健身态度固然重要,正确的健身知识也需及时掌握。关于运动健身这件事,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详细]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转凉,但秋老虎威力不减,如何科学应对季节交替带...[详细]
高血压是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且可改变的影响因素,降低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以下是公认的标准降压治疗目标。 日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详细]
暑假来临,许多人带着家中孩子、老人出去游玩,准备来一场美好旅程。但与美好旅程不期而遇的可能不仅有美景美食,还有水土不服。近日,针对夏季旅行应如何应对水土不服的话题,人民好医生...[详细]
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麦盖提建设,丰富机关干部职工日常生活,近日,麦盖提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积极开展2024年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八段锦...[详细]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眼部不适、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症状,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眼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有信...[详细]
很多女性体检项目中都包含TCT检查,TCT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缩写。这是一种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经过特殊处理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检查方法,它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宫颈癌...[详细]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7月以来,我国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气温屡创新高。墨镜、防晒帽、防晒口罩、防晒衣各式防晒用品成了很多人的度夏标配。 打开购物软件,百元防晒伞已售出4万+,...[详细]
在炎炎夏日,当你沉浸在梦乡,或在户外享受微风时,总有一些不速之客蚊子,它们似乎对我们的血液情有独钟。 北京主汛期来临,降水量明显增多,加上气温较高,正是北方一年中蚊子繁殖的阶...[详细]
一进入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此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可以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哪些苦味食物既营养又健康?哪些苦味食物可能存在健康隐患?为...[详细]
程 硕作(新华社发) 7月15日为入伏首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卫生院护士在给村民贴三伏贴。 赵 宁摄(人民视觉) “一入三伏,上蒸下煮。”7月15日是入伏第一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详细]
暑假期间,适当的休息对于缓解学习压力十分必要,但久坐少动的生活状态、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规律的作息习惯都会增加儿童的肥胖风险。如何帮助孩子科学管理体重?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深圳...[详细]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有关数据,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约10%,并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详细]
今年7月15日正式入伏,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任红杰,为大家带来6个三伏天养生锦囊。...[详细]
近日,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多地气温刷新历史纪录,不少地方开启了烧烤模式桑拿模式。 气温高、雨水多、湿气大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如何防暑避暑?大汗淋漓后如何...[详细]
慢性乙型肝炎(即乙肝)最常见的后果是肝损伤。通常造成肝损伤的是人体对受感染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不是病毒本身。这一过程中,免疫细胞会引发炎症,从而导致肝组织纤维化和肝癌。德国慕尼黑...[详细]
为宠物量身定制饮食,以满足其促进生长发育、控制血糖、美毛等不同需求;带宠物出行入住宠物友好酒店,有独立的草坪供它们室外奔跑玩耍;关注宠物心理健康,因为它们也会患上和人类一样的焦...[详细]
分娩不该是受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供给,消除分娩必遭罪的担忧 在分娩镇痛技术已经成熟的当下,适当、安全地使用麻醉和器械等人工干预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帮助她...[详细]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近年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显著升高,影响了40%的人群。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等。关于过敏性疾病,...[详细]
一些人不愿意吃肉,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吃肉=减少脂肪摄入=有利于降低血脂=不会胖”,进而可以预防心血管疾...[详细]
7月6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提示,公众要注意解热消暑,补充体力,清净养心,清暑益气,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据介绍,...[详细]
近日,江南等地出现高温天气。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璐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夏天,在高温高湿或者无风的环境下,身体产热增加、散热不足。此时,如果防暑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