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 > 生活指导 >

老人生活紧记“三勤”

时间:2009-06-01 14:39:17 来源:39健康网

    在退休之前,不论做什么工作,必然都勤于思考,勤于行动,就是被动的也是脑手脚的并用,来完成各项任务。退休之后,这样被动的要求没有了,程式化的活动方式改变了,就需要主动地安排生活,主动安排自己依然“三勤”。

    别太相信脑力不济之说。人到中年以后,脑细胞由于凋亡而减少,但是仍有1/3的脑细胞储备待用,何况近来研究发现脑细胞还有再生现象。因此,勤于动脑依然能学会用电脑、绘画、书法、保健和写文章,丰富老年生活。勤于动脑,有利于保持正常的思维状态,也才能心胸开阔,性格爽朗。

    懒于用手不是享受。人到老年,尤其是家务小劳、生活自理,应该伸把手、出点力。这样既增进家庭生活情趣,又利于身体活动的协调。

    步行的健身作用大家多有认识,步行是一项全身活动,增进全身健康,尤其是利于心脏活动,有利于减缓肌肉萎缩。勤于迈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步子大一些,速度快一些,时间长一些,略甩双臂地走。别把步行当做很随意的散步和压马路。

    “三勤”将有力地克服久坐的不良生活习惯。久坐,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多种疾病的新的危险因素。

    许多中老年人,或贪恋电视,久坐到“再见”;或迷恋上网,久坐长聊;或麻将上瘾,日夜久坐。久坐成了生活中最占时间的行为习惯,老年人原本体力、精神都有了衰退,如果再患有某些慢性病,很容易懒散,迁就自己,不愿活动。

    长时间久坐,至少从五个方面对健康不利,甚至招致疾病。

    1、加大腰部负重,伤及椎间盘

    人体上身的重量,大约占体重的60%。久坐时,就把这60%的体重都压在腰椎和臀部上了。

    人们在站立时,两腿分摊了上身体重,大大减轻了腰部负重。人在行走时,两腿轮换负重,而且一张一弛,也减轻了腰部负荷。

    人体的脊柱,是由颈椎骨、胸椎骨、腰椎骨和骶椎骨相连构成的。在每两节椎骨之间都有一个椎间盘,椎间盘里含有水分,又富有弹性,很像是一片片薄的弹簧夹在椎骨间,使大梁椎骨随着人体活动前后、左右自如弯转。

    一天当中,人的椎间盘的厚度是有变化的。在床上平卧时,人体平摊,椎间盘不再受上身重力的挤压,水分充盈进椎间盘内,此时老年人的每片椎间盘厚度增加0。5~1毫米;反之,在久坐时,受挤压的椎间盘整体下沉、缩短、腰椎大梁也变直。

    长期久坐还容易使腰椎间盘向后方突出,此时或导致退化,出现骨质增生,而且易患椎间盘突出症。

(责任编辑:白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