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 > 生活指导 >

中药“防身”会喝才行

时间:2009-06-16 10:05:12 来源:互联网

    喝药不一定“趁热”

    “趁热喝!”是大部分人喝中药时的习惯。楼步青说,其实,喝药不一定要“趁热”。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于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而丸、散一类的中成药也应该以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

    民在喝中药时,除了医生有特殊提示外,基本上掌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就可以了。

    中药忌口须知

    所谓“医食同源”,广东人习惯于用饮食调理健康。换个角度,在服用中药时,饮食上也应相应注意一些宜忌,以利药效。

    有的人认为生病了就应该多给予补养,其实服用中药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而生冷、粘腻、腥臭、不易消化以及有特殊刺激性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不过,对于一些慢性病患,如果长时间“忌口”,禁食的种类较多,营养摄入会不平衡,反而不利于增强免疫力。因此,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确定适当的食谱,保障营养。

    对于感冒发热等的实证,进食滋补类食物往往不利于外邪排出体外;胃肠有积滞者,进食更宜清淡,不能进食油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不过,一些久病体虚或平素年老体弱者,在清淡易消化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喝些鸡汤或鱼汤,也可以小米、红枣、银耳以及其他新鲜瓜果蔬菜,帮助调整体虚症状。

    高烧患者,进食冷饮或寒凉的西瓜,虽然能解除一时的烦渴,但不利于发汗驱邪而达到退烧的目的;肠胃功能差的病人,不宜多食以淀粉为主的食物,如土豆、黄豆等,以免产气而腹胀;而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以及疮疖等病患,一般不建议吃虾、蟹、牛肉、鹅肉、韭菜等“发物”,临床中发现,吃这些食物容易使过敏性症状进一步加重。

    此外,与某些中药材相关的食品禁忌,在一些中医古代文献中也有详细记载,如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不能搭配葱同吃等,可供服药者参考。

(责任编辑:白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