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起,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卫健委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开行的“熊猫健康列车”,开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尼波镇,为当地群众开展为期3天的义诊、医疗巡诊、健康宣教服务,同时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带教培训。
健康列车尼波站成员合影
这是自2015年健康列车开行以来,第8次驶入大凉山、第6次抵达尼波镇。十年间,健康列车始终致力于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至山区,足迹已覆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在这一过程中,以吉约沙果为代表的众多患者切实享受到医疗服务带来的益处;也有医生全程见证了健康列车十年来的温暖传递,深切感受到健康列车为边远地区群众的健康带来的改变。
健康列车6进尼波 为群众开展义诊体检
9月23日,活动第一天,尼波镇下起了大雨,气温骤降,但村民们却早早在健康列车前排起长队,等候体检。
此次开行的健康列车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抽调人员组成了45人专家团队,涵盖了骨科、眼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妇科、全科、中医康复科等科室,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一起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体检、义诊、科普宣教等健康服务,并在附近村落及铁路站区开展医疗巡诊、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帮教培训。
“老乡,我看看你还有哪些项目没检查。”“请跟我走,做下一项检查”……成都客运段的客运人员和成都大学“微医生”大健康志愿服务队员在车厢走廊穿梭,引导村民们一一做检查。
医生在健康列车上为村民做检查
列车被打造成“流动的三甲医院”,搭载了各种大型检查设备,为前来体检的村民提供CT、彩超、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幽门螺旋杆菌等医疗检验检查服务。
“我已经连续两年来了,今天我和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子过来,明天家里还有其他人来。”56岁的阿西说体说,以前他从没体检过,从去年开始,因为健康列车开进了村子、带来了检查设备和大医院的专家,他和家人都能在家门口做体检了,“卡莎莎!(谢谢)”
45岁偏瘫患者6年脑梗偏瘫 遇健康列车医生重拾希望
今年45岁的阿尔布都,因脑梗死导致偏瘫已6年。此次健康列车开进尼波镇,让他迎来了一次宝贵的专业诊疗机会——医生为他开展了全面健康评估,而评估结果却不容乐观。
“脑血管状况糟糕,因未进行康复治疗,瘫痪肢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愈发明显。”参与诊疗的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红莲医生介绍,除了肢体功能的问题,阿尔布都还存在大量吸烟的习惯,这类习惯极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且他此前从未规律服药控制病情,“再发生中风的机会很大,若两侧都瘫痪,生活质量将受极大影响”。
针对阿尔布都的情况,医护团队迅速制定了针对性干预方案。首先通过健康宣教,耐心引导他改善生活方式,尤其着重强调管控吸烟行为,从源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同时,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杜氏骨伤科主治医师石江龙为他进行了针灸治疗,试图通过中医手段缓解肢体功能障碍,还教给他康复训练的动作,鼓励他多多练习。
石江龙(左)指导阿尔布都做康复训练
考虑到阿尔布都的用药需求,当天医护人员还专程将免费药品送到他家中,并反复叮嘱他务必规律服用降脂、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的药物,通过药物干预预防心脑血管状况进一步退化,最大限度减少再次中风的风险。
不过,石江龙也坦言,阿尔布都已错过脑梗后3个月至半年的最佳康复期,加之此前存在服药不规律、长期吸烟等问题,目前上肢关节粘连情况严重,后续康复过程“很艰难、很痛苦”。但他同时也给予了积极的预期:若阿尔布都能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后期在当地卫生院持续开展关节松动训练、针刺、艾灸治疗,并搭配活血化瘀中药调理,肢体功能仍有改善的可能。经过医生的诊疗,阿尔布都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回去好好锻炼。”
从“卧床绝望”到“盼乘飞机” 吉约沙果的重生路
健康列车所到之处,不仅为阿尔布都点亮了康复曙光,更有无数身处健康困境的患者,因它重拾了生命的希望。
23日一早,曾红莲就赶着去见一个“老朋友”——吉约沙果。多年前,他因中风导致瘫痪,健康列车到来之前,他已经瘫痪在床多年了,不仅自己陷入“看不到明天”的绝望,也让家人背负了沉重的照护负担。吉约沙果坦言,那时候觉得人生毫无希望,“没想过还能重新站起来。”
曾红莲(右)在吉约沙果(中)家回访
转机发生在健康列车到来之后。2021年,健康列车第一次开到尼波镇,以曾主任为代表的医护人员为他带来了希望。“得这个病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都好起来了,要有信心!”曾主任不仅在初次见面时就给予吉约沙果极大的鼓励,帮他重建了治病的信心,4年时间里通过微信持续关注他的康复情况,提醒他按时吃药、坚持锻炼,还联合尼波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监督”他康复。
从卧床不起,到能坐起来,再到能站起来、能自己走路……如今,吉约沙果每天的生活规律而充实:早上7点左右起床在院子里走走、锻炼一下,午饭后睡一会儿午觉,醒来后再进行一次康复锻炼,身体的好转不仅让他更健康,也重拾了生活的底气。
“以前想都不敢想能出去,现在就盼着身体再好点。”吉约沙果说,若身体能进一步好转,希望能搭乘飞机前往成都,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儿子。那个曾经长期卧床、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吉约沙果,如今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健康列车及医护人员的帮助,是他们用专业与关怀,将他从绝望的边缘拉回,点亮了他的重生之路,也让更多像他一样的患者看到了生活的新可能。
十年见证医疗温暖传递 边远群众健康意识提升了
“巡诊千里铁道,守护百姓健康”,这句写在健康列车上的宗旨,也是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红莲十年来最深刻的坚守。自2015年健康列车开行至今,她全程参与,见证了这列“移动医院”从服务铁路职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蜕变。
专家为村民义诊
专家为村民义诊
健康列车的初心,源于对西南铁路沿线医疗困境的关切。“当时9000多公里铁路沿线的职工,很多在边远小镇,健康体检、职业病体检都做不了,甚至血压180、空腹血糖16了都不治疗。”曾红莲回忆,最初联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开行列车,就是为了把医疗服务送到铁路职工和家属身边。而随着列车开行,团队发现边远地区百姓同样面临“看病难”——凉山州尼波镇的群众“出去靠慢火车,村里没有加油站,汽车加油要跑几十公里”,疾病治疗后缺乏后续保障,这让健康列车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展到凉山普雄、阿坝茂县、重庆秀山等多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健康助力者”。
健康列车专家巡诊
健康列车专家为村医们做培训
十年来,健康列车构建起“体检+义诊+宣教+长效联动”的服务闭环,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曾红莲介绍,列车上不仅能抽血、做心电图、彩超甚至CT,团队还会上门巡诊,更把健康宣教落到实处:给尼波小学的孩子教洗手、急救,联合卫健委落实“健康知识进万家”,给群众发放健康手册,培训镇卫生院和村医。“列车一年来一次,但当地医生能持续服务,形成了闭环。”她举例,吉约沙果通过康复计划改善了生活质量,马海阿呷在健康列车上查出心脏病后来到成都做手术康复,这样的案例让她倍感欣慰。
谈及十年感受,曾红莲感慨:“最大的收获是边远群众能享受到中心城市的医疗资源,健康意识也提高了,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铁路企业的责任。”这列穿梭十年的健康列车,不仅送去了医疗服务,更送去了健康希望。
(责任编辑: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