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通州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副处长岳松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区卫生健康委主任陈长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孔令博出席会议。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维主持会议。
大会开始,王勇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与通州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合作情况,并强调了基层中医药工作对区域中医药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陈长春全面总结了全系统2024年中医药工作,并对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进行了谋划。
大会解读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卫生健康系统中医药工作能力提升“十条”方案》,明确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路径;发布了《通州区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基地建设标准》,通过标准化、体系化部署,为副中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介绍了《中医药文旅消费季活动方案》,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构建了“可感可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生态。
大会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由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牵头与武清区、廊坊市等医疗机构、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了耳鼻喉科、针灸科专科医联体(联盟),推动通武廊地区“专家巡诊、技术共享、制剂通用”一体化合作,并同步授牌中医及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以专科联动与质量管控双轮驱动,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同质化水平。
会议最后,岳松涛对大会顺利召开表达祝贺、对通州区整体中医药工作表示肯定,并围绕2025年通州区中医药工作提出几点期望:一是深入做好区域中医药融合改革,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持续发挥好京津冀创新服务高地作用;二是完善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发挥好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对区域辐射和推动作用、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错位发展优势、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中医药的服务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阁)的基层便捷优势;三是加强区域中西医协同平台发展,积极申报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深化中西医结合的协同作用;四是持续强化中西医人才力量,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更加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住基层中医药人才,扩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五是加快推进中医服务信息化建设,用好大数据推动中医远程医疗。
会上,张家湾、次渠、大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享了创新实践案例,为中医药基层发展提供了参考。
区卫生健康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廊坊市、武清区各相关医疗机构、通州区二级以上医院(含央属、市属医院)主管领导,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指导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领导参会。
(责任编辑: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