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 > 生活指导 >

别再被“酸性体质”忽悠了

时间:2009-03-24 17:39:18 来源:互联网

  酸性体质论就像一个到处都是漏洞的谎言一样,一个谎言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谎言来补上窟窿。事实上,他们也在试图补上这个窟窿,虽然他们没办法举证曾有任何新的研究发现,在哪本世界医学界认可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们倒也端出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支持酸性理论的事例。酸性体质论者说这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就提过缺氧状态下,身体呈酸性,是癌症的根源。《新世纪周刊》委托张健博士对这位早在1970年就去世的物理学家的医学成果进行调查,事实证明,这位德国生物化学家所有的公开论著中,没有任何涉及酸性体质或者酸中毒的研究。自称最早提出酸性体质的梁双林,在采访中透露,他是2001年提出这个概念。不知道我国这些拼命推广酸性体质致病论的营养学家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成功进行一场穿越时空和生死的灵魂对话。至于他们提到的美国诺贝尔获得者雷恩,在美国医学界浸淫了十几年的张健教授,竟然连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别说用谷歌或百度去搜索了。

  酸性体质论主推的重要理论,就是通过补充碱性营养剂或进行食物选择,让身体从酸性转向碱性。撇开食物并不能影响身体酸碱性的事实,如果真的想把身体变成碱性的,其实不必喝那些成分很可疑的矿泉水或根本不知道有多少科技含量的碱性补充剂。按照汪涛教授的临床实践,他的第一选择,是给酸中毒的患者开出最廉价的碱性补充剂——小苏打。这种一大袋也花不了几块钱的碱性补充剂,对付各种酸中毒最有效了。 不管酸性体质论者强调碱性体质最健康,是为了卖他们的碱性补充剂,还是本着以妤心,提醒饮食搭配不均衡的现代^多吃蔬菜少吃肉,每天看到从来不知道更新内容的酸性体质威肋论,我们就当是记得吃苹果的闹钟,千万别往心里去。每天被各种本来就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饮食论者牵着鼻子走,好好的人都该被折腾成病人了。实在害怕自己是酸性体质就成了病人的人,每天喝点苏打水,定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才是上上策。

  健康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新世纪周刊(以下简称新世纪):您怎么看热炒“酸性体质”概念?

  洪昭光:这个概念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跟“牛奶是牛吃的”一样。这种概念,可以不理。如果它确实关系到民生,那我们应该关注。但事实上,天天都有无数标新立异的新观点出来。

  新世纪:但“酸性体质”的倡导者,还真是说到民生上去了,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洪昭光:他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循证医学证据。

  新世纪:很多人也乐于接受奇谈怪论。

  洪昭光:这与科学素养有关。缺少质疑精神和实证精神,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

  新世纪:如何具体分析一些时下流行的健康观点?

  洪昭光:健康的观点大体有三类:一是有循证医学论据的。比如吸烟有害健康。这不是胡说的,这是近50年6万项科研证明的。再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必须及早控制,健康的四大基石等,这些都是有科学论据支持的,国内外一致公认的。二是没有任何科学论据的。比如鸡血疗法、饮水疗法、红茶菌疗法、酸性体质论等,不但无效,还伤身体。三是有一些理论根据或临床实践,或由相关理论延伸的推测,但没有循证医学论据或严格的临床实践证实。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一天吃两个鸡蛋好还是一周吃两个鸡蛋好,食物生吃营养好还是炖补营养好。

(责任编辑: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