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 > 生活指导 >

你的脾气告诉你是否缺钙

时间:2009-07-31 09:58:40 来源:养生大世界

  导语:任何一个了解钙的重要性的人,绝对不会让自己缺乏它。钙就像镇静剂一样使人放松,并且像氧气一样挽救人们的生命。

    有关尿路结石的争论

    多年来,钙与尿路结石一直倍受关注。医生告诉肾结石病人限制食用钙,理由是钙为结石的一种主要成分。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这可能是人类在认识上的一个大错误。他们提出,减少肾结石危险的方法恰恰是增加钙摄入量:饮食中,特别是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一般情况下,草酸在肠道内与钙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如果饮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就会使多余草酸经肠腔吸收而进入血液,最终由肾脏排出。少量的钙离子与尿中草酸结合,才会形成草酸钙结石,由于尿道窄,大的结石不易排出,而在胃肠道中钙与草酸结合成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不会形成结石。当然,专家一直不提倡含草酸较高的蔬菜与含钙高的豆制品同吃,以免形成难溶性的草酸盐沉淀。例如:菠菜、韭菜、竹笋等等。

    防止骨质疏松从青春期开始

    很多专家认为,补钙应在青春期就开始,这时候骨质正在形成,效果会更好。在35岁左右时,人体骨量达到人生中最高峰,主要由遗传因素、补钙因素和锻炼因素决定;而钙流失情况是由钙的补充、流失量及生活习惯所决定,如嗜烟酒、咖啡、茶、可乐、盐摄入过量等。少吃肉或吃太多肉都可导致钙的流失。建议35岁后就应该注意适量补充钙片,尤其是女性。

    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做过一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男性为20.1%,女性为48.1%,其中60岁以上男性为24.3%,女性为75.7%。骨质疏松症早期往往没有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又不易发现,所以长期来不被人们注意。即使病情加重,主要表现是骨痛和骨质增生,往往认为腰肌劳损,或是关节炎。随着病情加重,骨量丢失到30%时,才被发现,此时骨骼变脆,稍有不慎就可造成骨折。

    女性患骨质疏松比男性早5-10年,尤其到了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和胃酸分泌减少,钙吸收减少,加上肥胖、吸烟、大量饮酒、运动不足及精神压力、过度疲劳、光照减少等和蛋白质、磷脂摄取过量都会加重骨丢失。统计显示:绝经后前5年,每年骨丢失5%,以后每年丢失1%。

    如何补钙

    正常人在不同年龄段对钙的需求不同:一般情况下:

    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为500mg;

    1-7岁的儿童每天为800mg;

    8-18岁每天为1200mg;

    19岁以上每天为800-1000mg;

    女性怀孕期及哺乳期以及绝经期妇女每天为1200m g;

    绝经后期妇女每天为15 00mg。

    钙在体内的吸收率仅在30%左右。虽然提倡尽量从天然食品中获取钙,但很难达到目标量。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花生、甘蓝类蔬菜、海带、紫菜、虾皮、芝麻、核桃、葵花子、山楂、海鱼、带壳海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左右,如每天喝牛奶1000(ml)克,便能供给足够的钙,但大部分人做不到,需要其他膳食补充。值得注意的是,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钙产品,其品质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但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论钙制剂的颗粒大小,都要溶解后吸收,因此不要受广告的左右。每月补钙品需要的经费应该在30元人民币左右。

    儿童补钙应以食补为主,服用钙品时应特别小心,因为儿童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品,如活性钙等。补钙时不应同时饮用汽水、碳酸饮料等,钠和钙在肾脏重吸收过程中会发生竞争,高钠饮食会影响钙的重吸收,并增加尿钙排泄,因此不要吃的过咸,并不要喝太多咖啡以免降低钙的吸收率。

    老年人不宜长期仅仅以大量食用牛奶来补钙,应以虾皮、海带、豆制品、骨头汤等含钙高的食物与奶相间食用,但补充钙制剂更加可靠方便。

    参考文献

    [1]阿德勒.戴维斯[美]吃的营养科学观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5-202 

(责任编辑: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