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健康|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中华健康网 > 新闻资讯 >

深圳率先开出“疫苗健康处方” 打造“全生命周期覆盖”预防接种新体系

时间:2025-09-10 10:57:44   来源:互联网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疾控 文/图)之前抢不到的疫苗,现在可以优惠“薅”。这段时间,不少深圳人奔走在社康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按需接种惠民优惠疫苗。社康中心忠实粉丝——慢病患者们在就诊或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时,发现新增“疫苗健康处方”,为主动接种疫苗提供便利的机会。

  在深圳,“15分钟疫苗接种服务圈”、500多家预防接种特色门诊,市民可便捷享受预防接种服务,今年市民再享一项便民新举措——在诊疗或接受健康管理的同时享有全科医生主动告知预防接种服务。记者昨日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市创新医防融合模式,把预防接种融入全科诊疗,推出“疫苗健康处方”守护市民健康,今年将在全市十个区(新区)开展该项试点工作。

  预防接种融入日常诊疗

  “下午过来看完高血压,还顺便接种了流感疫苗,太方便了。”在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峰景社康中心,李奶奶接种完疫苗后告诉记者,医生根据她的免疫史主动提醒她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她拿着处方单接种,不用多跑一趟。

  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峰景社康中心主任赵言兵表示,全科医生给居民看诊后,社区诊疗系统会自动分析该居民当下适合接种哪种疫苗,医生只需一键打印即可开出“疫苗健康处方”,居民可以自行选择接种。

  记者看到“疫苗健康处方”上标注有接种建议、疫苗作用、宣传视频、惠民政策和接种地点,市民还可以扫描了解疫苗的具体信息。

  今年广东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年”,重点推进如“30分钟接种圈”、试点医生开具“疫苗处方”等便民举措,深圳积极行动,率先开展“疫苗健康处方”试点工作。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刘刚介绍,深圳“疫苗健康处方” 并非独立的服务项目,而是与全科门诊诊疗流程深度融合,将预防接种融入日常诊疗中,形成“接诊—评估—推荐—开方—转介”的闭环服务模式。

  从“有保障”升级到“更优质”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儿童群体,而是覆盖全年龄段人群,需打造“以儿童为重点”到“全生命周期覆盖”的预防接种新体系。

  深圳高效推进“疫苗健康处方”试点,核心在于市疾控中心构建的“信息化支撑与数据协同”体系,其核心是通过AI算法打通“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与“深圳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两大系统,实现数据 “互联互通”与服务“智能推送”。

  “以前全科医生在诊疗时,若想了解患者接种记录,需登录另一套系统手动查询,耗时且可能因信息遗漏导致推荐不准确。”刘刚表示,市疾控中心联合技术团队,实现了两大系统的 “无缝对接”:患者在社康就诊时,其所有相关数据(诊疗、慢性病、接种、过敏史)会自动整合至同一界面,医生无需切换系统,即可获取完整的健康画像。

  系统打通后,AI算法实现“千人千策”推荐。“系统会根据患者情况匹配最适合的疫苗,也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刘刚表示,疫苗接种服务场景从“定点接种”向“主动推送”延伸,从“有保障”升级到“更优质”。

  今年“疫苗健康处方”试点工作将覆盖全市

  6月,市疾控中心结合本地公共卫生服务特点,以罗湖区、南山区为首批试点区域,启动“疫苗健康处方” 试点工作。

  “10家社康机构已累计为超2万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疫苗健康处方’,部分对象通过全科医生主动提醒最终完成疫苗接种,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刘刚表示,这项试点工作是数字技术赋能医防融合的生动实践,打破“诊疗”与“预防”壁垒。赵言兵坦言,以前居民来看诊很少主动问疫苗接种,现在有了系统提醒,医生主动跟居民提醒可接种的疫苗,不少居民也愿意尝试接种,医防融合更紧密了。

  刘刚介绍,今年“疫苗健康处方”试点工作将覆盖全市,将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减少传染病与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为建设“健康深圳”筑牢第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华康)

热点聚焦

最新阅读

热门排行